领航中国式现代化-民生为大
2025年10月,中共中央召开“领航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”大会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主旨讲话。大会聚焦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痛点,出台一揽子政策,旨在以人民幸福为航向,推动高质量发展,成果惠及14亿中国人。
大飞起来了
大会背景与起因
这场大会的召开并非心血来潮。过去三年,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国内部分地区就业形势严峻,老龄化加速,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凸显。2024年底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“把民生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”。此次大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。北京人民大会堂内,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代表齐聚一堂,总书记的讲话直击痛点,起因清晰: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

核心议题:就业优先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大会提出“稳岗扩岗双轮驱动”,要求到2027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。针对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灵活就业群体,推出“精准滴灌”政策,比如税收减免、创业补贴、技能培训“一站式”服务。结果立竿见影,现场多家企业当场签约吸纳10万名毕业生,年轻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。
教育公平:从“有学上”到“上好学”
教育话题历来敏感。大会强调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”,投入1.2万亿元用于中西部校舍改造、教师轮岗、数字化课堂。总书记特别提到“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更不能输在终点线上”。政策落地后,预计三年内农村孩子享受到的城市同质教育资源将提升40,家长们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医疗改革:让看病不再“难上加难”
医疗资源紧张一直是老百姓心头病。大会推出“分级诊疗2.0版”,基层医院诊疗量占比要提升至70,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上调至80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试点“互联网医疗”已初见成效,患者在家就能挂上三甲专家号。结果是,群众看病少跑腿,钱包也鼓了。
养老保障:老有所依不是空话
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3亿。大会宣布“银发经济”三年行动计划,养老床位新增200万张,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90。同时,个人养老金账户全国互通,退休金平均增长5.5。老人们笑言:“这下可以安心跳广场舞了。”
成果展望与长远影响
大会闭幕当天,国务院连夜印发民生为大行动方案2025-2030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。初步估算,未来五年,民生领域投入将超15万亿元。总书记最后一句“人民幸福就是最大政绩”响彻全场。结果是,中国式现代化从此有了更温暖的底色,14亿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大幅跃升。